- 零傷口
- 零感染
- 零發炎
- 零生菌
- 零病媒
- 零結核
零傷口-勿受傷
大雨常常會把土壤中的細菌給沖刷出來,經由小傷口,如蚊蟲咬傷、小擦傷、小割傷、甚至是香港腳的皮膚龜裂處長驅直入,所以常被誤以為無緣無故就發生。因此,保護自己的皮發,勿產生任何傷口十分重要。
零感染-做保護
清理污水淤泥時,一定要做好保護措施。穿包覆性較佳的鞋子,如雨鞋等;手袋橡膠手套;多一份小心,才能多一份安心。
零發炎-不拖延
只要傷口有紅、腫、熱、痛、持續疼痛或有發燒及化膿,則為發炎,必須盡速就醫,勿信偏方藥草。傷口未處理會引發敗血症、敗血症休克等症狀,造成截肢或死亡。
零生菌-不生飲
停電過後,檢查冰箱內食物是否應直接丟棄,食用任何食物前均須烹煮熟透,再行食用。切勿因口味或方便而食用生冷,以免引起腸胃道疾病。
飲用水之前一定要煮沸至少三分鐘,或是先喝市售的包裝水。若家中水龍頭流出的是偏黃色或紅色的水,表示目前水源混濁,不是和引用,在水質澄清前,建議先以瓶裝水代替,以免上吐下瀉。
零病媒-勤消毒
風災、水災退去後,通常會留下許多積水的廢棄物,這些都是病媒蚊的溫床,一定要盡速清除或是請環保局進行消毒,以免造成病媒傳染之疾病散播,威脅大家的健康。
零結核-好習慣
雖然風災、水災後,不會特別造成結核病感染,但是結核病是可以預防的疾病,平日多注意良好的健康習慣,並以七分篩檢法(由WHO(世界衛生組織)提供結核病簡易篩檢的計分工具)自我檢查是否有可能罹患肺結核。
時時注意身體發生的警訊,及時就醫,做好「六零」原則,確保大家的衛生及安全。
- 資料來源:臺北市政府教育局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